找到相关内容332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伦理与和谐理念

    间、利益集体间、权力集团间等等的和谐,人类个体间的和谐,人类个体自身的和谐等。在上述关系中,特别应关注国家间的和平,种族间的和睦,社会内的和合,个体间的和慈,家庭中的和亲,身心间的和协,内心的和一。从世界之国家间的和平,乃至到个体内心的和一,表示一个不断内在化与收敛的方向,相反的序列,则表示的是不断外在化与展开的方向。在内在化方向上,一般后者是前者依据的外在条件,在外在化方向上,一般后者是前者依据...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2660245.html
  • 心理应激对人体有害吗

    是在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应激假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观点认为,应激是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努力维持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警戒期...防御性反应。在“警戒期”、“阻抗期”,应激反应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帮助个体度过危机。在这个时期,机体出现的变化是可逆的、可代偿的。然而,一旦反应过度,超过...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6503985967.html
  •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

    不同。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注3。有这一表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

    徐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0046408.html
  • 二无我论

      二无我论   太虚   补特伽罗无我,达摩无我,曰二无我。   补特伽罗,译数取趣,是“数数取天人畜鬼等趣业报身者”之义。变言之,即流转三界二十五有之精神个体或灵魂...世间所名为灵魂者,益无可指物已。此补特伽罗无我,亦译人无我,有情无我,众生无我。人者,有情类之一类;有情类者,众生类之一类。众法和合、相续而生者曰众生,虽无情之个体,若星地金木等亦名为众生也。有情则专指...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0655128.html
  • 佛教与社会和谐

    思想,来促进社会和谐。和谐是由不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目标一致求大同存小异的整体。运用佛教中道思想来相互协调,既不抹杀个体之间的差异,又能公平合理地处理整体与个体个体个体的矛盾,既尊重和保护了个体利益,...

    释果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4458740.html
  • 释果学:佛教与社会和谐

    的中道思想,来促进社会和谐。和谐是由不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目标一致求大同存小异的整体。运用佛教中道思想来相互协调,既不抹杀个体之间的差异,又能公平合理地处理整体与个体个体个体的矛盾,既尊重和保护了个体利益,又使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的发挥,既减少冲突与磨擦,加强了合作与理解,又达到公平与效益、平等与自由的统一效果。所以佛教中道的哲理,是促进社会和谐进程的大可为方法!  社会和谐,众生安乐,从古至今就...

    释果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5659076.html
  • 宗教与艺术杂谈

    社会相遇的结果。情感是艺术与宗教相通的内在桥梁。艺术审美与宗教信仰因情感在个体人身上而达至同一,显示出宗教信仰的内在与单一性特点。  从发生学上来讲,宗教与艺术有着历史和内在的深刻渊源。从宗教存在外在的...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语),则又标志着进入一种新的更高的超然之境。我以为,禅宗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而且是个体自我的超越,从而使人处于无物、无他、无我的超意识的无意识状态之中。因此,与其说...

    任继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3159114.html
  • 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新探

    看待个人的宗教经验;主张按照实用性原则处理信徒的人格差异;力求通过个案比较促进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其贡献在于:开创了从个体人格差异角度剖析宗教经验的独特之路,开辟了依据心理学原理指导信徒日常生活的应用之路,开拓了引领宗教心理研究朝着多样化发展的探索之路;其历史局限表现在:忽略了群体宗教意识对个体宗教意识的制约作用,对个体宗教经验特别是神秘经验的解释含混不清,在宗教心理学理论构建方面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

    陈永胜 沈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41881637.html
  • 人间佛教建设思考(续)

    ,这种一体圆满之佛性,是作为整个世界一部分的众生内在本具的存在要求。但这种一体性,又绝对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本体实在,它是缘起性空原则决定了的个体个体无尽缘起之中的空性贯通。作为世界之中,社会之中的个体,其存在总是以他者,甚至是以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为前提条件的,没有他者,甚至没有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和合共生作为前提,个体是无法独存自在的。所以,个体的存在,一方面是以他者存在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又以...

    肖永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21059265.html
  • 超越与僭越——熊十力新儒学: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双重变奏

    先天而天弗违”)。但是,内圣学的“内在超越之路”作为一种准宗教信仰尚有特定个体的特定体验为依据的话,而外王学的“外在超越之路”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已被历史证明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而只能是一种僭越。...义”,“于一名中表一切义”,这样“吾人思想所及,又无往不呈全体”,所以,“宇宙无偏而不全之化理”。这是一种本体论的僭越。经过这种僭越,个体的主体个性最终消失在本体共性的同化之中了,而在同化个体时,本体...

    肖永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452041.html